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產業內貿易理論概述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是針對國與國、勞動生產率差別較大的和不同產業之間的貿易,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實踐中又出現了一種和傳統貿易理論的結論相悖的新現象,即國際貿易......
產業內貿易理論(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是針對國與國、勞動生產率差別較大的和不同產業之間的貿易,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實踐中又出現了一種和傳統貿易理論的結論相悖的新現象,即國際貿易大多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而不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而發達國家間的貿易,又出現了既進口又出口同類產品的現象。為了解釋這種現象,國際經濟學界產生了一種新的理論——產業內貿易理論。
從產品內容上看,可以把國際貿易分成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國家進口和出口的產品屬于不同的產業部門,比如出口初級產品,進口制成品,這種國際貿易稱為產業間貿易(interindustry trade);另外一種被稱為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ITT)),也就是一國同時出口和進口同類型的制成品,因此這種貿易通常也被稱為雙向貿易(two way trade)或重疊貿易(overlap trade)。
聯合國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中,將產品分為類、章、組、分組和基本項目五個層次,每個層次中用數字編碼來表示。我們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同產品,指的是至少前三個層次分類編碼相同的產品。
產業內貿易理論的假設前提有:
從靜態出發進行理論分析;分析不完全競爭市場,即壟斷競爭;經濟中具有規模收益;考慮需求相同與不相同的情況。產業內貿易,即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1年)既出口又進口同一種產品,同時同一種產品的中間產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參加貿易。
產業內貿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當代最新國際貿易理論之一,它突破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一些不切實際的假定(如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規模收益不變等),從規模經濟、產品差異性、國際投資等方面考察貿易形成機制,從而解決了傳統貿易理論所不能解釋的貿易現象:產業內貿易日益占據國際貿易的主要地位。產業內貿易理論的發展歷程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經驗分析階段。主要包括1960年佛得恩(Verdoom,P.J.)對“荷比盧經濟同盟”集團內貿易格局的研究;巴拉薩(Balassa,B.)對歐共體成員制成品貿易情況的分析;小島清(Kojima,K.)對發達國家間橫向制成品貿易的關注。
第二階段是理論研究階段。里程碑是格魯貝爾(H.G.Grubel)和勞埃德(P.J.Loyd)于1975年編寫的《產業內貿易:差別化產品國際貿易的理論與度量》,這是最早的關于產業內貿易理論的專著。在這本書中作者修正了H —O模型中的某些前提條件,把貿易中有關的費用引入模型,解釋了部分產業內貿易現象。
第三階段是豐富發展階段。主要理論模型有:20世紀70年代末,迪克西特(Dixlt,A.K)、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克魯格曼(Krugman,P.)等創立了新張伯倫模型,把張伯倫的壟斷競爭理論運用到產業內貿易領域;20世紀80年代初,布蘭德(Brander,J.)而和克魯格曼(Krugman,P.)為解釋標準化產品的產業內貿易現象建立的差別模型。
這里對于產業內貿易又提供一些非常簡單的解釋。比如,有些國家幅員遼闊,對于一些本身價值低而運費比重大的產品,不必強求在本國生產和非得在本國銷售。例如,中國東北邊境生產的某產品可以向俄羅斯東部出口銷售,而西部邊境有需求時俄羅斯相鄰地區有供應,那么就寧愿從俄羅斯進口。這種情況在中俄之間就形成了產業內貿易,其動機不是價格差而是節省運費。再比如有些季節性商品,冬夏季需求強度大不一樣,而工業制成品是均衡時間分布生產的產品,不可能將生產規模僅滿足旺季或淡季,為了生產與銷售的均衡,只能利用南北半球季節相反的條件,在本國需求淡季出口一部分產品,到旺季再進口一部分產品,從而形成了產業內貿易。這種貿易動機同樣并非因為價格差,而是為了避免用倉儲平衡市場供求的成本。但這只能解釋一些特殊產品和特殊情況下的貿易,并沒解釋大量存在的普通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一)產品的同質性和異質性產業內貿易理論認為同一產業部門的產品可以區分為同質產品和異質產品兩種類型。同質產品也稱相同產品,是指那些價格、品質、效用都相同的產品,產品之間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彈性極高,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消費偏好完全一樣。這類產品在一般情況下屬于產業間貿易的對象,但由于市場區位不同,市場時間不同等原因,也在相同產業中進行貿易。
異質產品也稱差異產品,是指企業生產的產品具有區別于其他同類產品的主觀上或客觀上的特點,該種產品間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數產業內貿易的產品都屬于這類產品。
(二)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有以下幾種形式:
1.國家間大宗產品的交叉型產業內貿易,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貿易。如果產品的運輸成本太高,那么使用國便會從距離使用者最近的國外生產地購入,而不會在國內遠距離地運輸。例如,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如果需要大量鋼材或者建筑材料,從中國東北地區進口就比從處于歐洲區域的俄羅斯其他地區購買更為經濟。
2.經濟合作或因經濟技術因素而產生的產業內貿易。例如,中國吸引外國銀行在華投資,卻又在世界其他國家投資建立分行。
3.大量的轉口貿易。在轉口貿易中,進出口的是完全同質的產品。這些同質產品將同時反映在轉口國的進口項目與出口項目中,形成統計上的產業內貿易,這是一種特殊的產業內貿易。
4.政府干預產生的價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傾銷,會使一國在進口的同時,為了占領其他國家的市場而出口同質產品,從而形成產業內貿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稅、進口優惠時,國內企業為了與進口產品競爭,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稅,再進口以享受進口優惠,造成了產業內貿易。
5.季節性產品貿易。為了調劑市場而在不同時間進出口產品,如歐洲一些國家之間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電力進出口。
6.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因為同種商品的成品、中間產品和零部件大都歸人同組產品,因而形成產業內貿易。
(三)異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異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主要有三種情況:
1.使用價值完全一樣,但生產投入極不相同的異質產品,業內貿易可以用要素票賦論來解釋。這類異質產品的產
2.在生產投入方面極為相似,但使用價值極不相同的異質產品,這類異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可以用要素稟賦論和產業內貿易理論相結合來解釋。
3.產品的使用價值幾乎完全一樣、生產投入又極為相似的異質產品貿易只能用產業內貿易理論來解釋。
(四)產業內貿易的成因1.產品的異質性是產業內貿易的基礎。作為產業內貿易主要對象的異質產品,主要有水平異質性、垂直異質性和技術異質性三種情形。產品的異質性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為產業內貿易存在與發展的客觀條件。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并不一定要有規模效益,只要產品存在著多樣性,就足以引起產業內貿易。例如,美國和日本都生產小轎車,但日本轎車以輕巧、節能、價廉、質優為特色,而美國轎車則以豪華、耐用為特色。這樣就引起雙方對對方產品的需求—,這種相互需求導致了國際貿易的發生。
2.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的偏好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受到其收入水平的制約。消費者偏好的差別若從需求方面分析,同樣可以分為垂直差別與水平差別。前者指消費者對同類產品中不同質量、等級的選擇;后者指對同一質量等級的同類產品在其尺寸、款式、品種等方面的不同選擇。因此,可選擇的產品品種、規模、款式、等級越多,消費者需求的滿足程度越高;消費者偏好的差異性越大,產業內貿易的可能性也越大。
3.兩國需求的重疊程度及經濟發展水平。發達國家中有相當數量的中、低等收入者,與不發達國家高收入者的需求相互重疊。這種重疊需求使得兩國之間具有差別的產品的相互出口成為可能。但究竟有多大可能性,還取決于其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是產業內貿易的重要制約因素。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產業內部分工就越精細,異質產品的生產規模也就越大,從而形成異質產品的供給市場;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均國民收入就越高,國民購買能力也就越強。在國民購買能力達到較高水平時,消費需求便呈現出對異質產品的強烈需求,從而形成異質產品的消費市場。在兩國之間收入水平趨于相等的過程中,兩個國家之間的需求結構也趨于接近,最終導致產業內貿易的發生。
4.追求規模經濟效益的動機。同類產品因產品差別與消費者偏好的差異而相互出口,可以擴大生產規模進而擴大市場。這樣,就使研制新產品的費用和設備投資分攤在更多的產品上,可以節約研發費用,進而降低單位產品成本。產業內貿易是以產業內的國際分工為前提的。產業內的國際專業化分工越精細、越多樣化,不同國家的生產廠家就越有條件減少產品品種和產品規格型號,在生產上就越專業化。這種生產上的專業化不僅有助于企業采用更好的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而且有助于降低生產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程度,有利于廠商擴大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從而充分體現企業生產的內部規模經濟效應。因為生產和市場的細分化雖然減少了國內消費者數量,但企業可以面對同類型的更大規模的國際消費者群體進行生產和銷售,使從事國際生產和國際貿易的微觀企業具有經濟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以上四個方面的內容,被西方學者看做是產業內貿易發生與發展的主要原因。這些因素完全不依存于資源凜賦或勞動力成本的差異。迄今為止,仍有不少西方學者在推祟產業內貿易理論的同時,又力圖讓這種理論回歸于傳統理論,特別是赫克歇爾—俄林的資源桌賦論與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例如,有的學者認為,如果資源改變桌賦論的假定,把過去的規模效益不變、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產品無差異性的假設,改變為現在的規模效益不斷提高、市場是不完全競爭的、產品之間存在差異性的假定,則可提高資源票賦論的變通性,原則上是可以解釋產業內貿易的存在。
除了上述四種主要觀點外,有些西方經濟學家還認為,關稅同盟也是產業內貿易的重要影響因素。不過,關稅同盟內的產業內貿易還和同盟內的貿易創造與貿易轉移密切相關。如果貿易創造占主導地位,則產業內貿易比重居高;如果貿易轉移占主導地位,則產業內貿易比重低i此外,不少經濟學家還論及了貿易限制與產業內貿易的關系。他們認為,貿易限制同樣會制約產業內貿易。某些情況下,產業內貿易所遇到的貿易限制的阻力要高于產業間貿易。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和這些國家之間較少的貿易壁壘密切相關,而發展中國家之間產業內貿易比重較低和這些國家之間存在的嚴重貿易壁壘存在聯系。
(五)產業內貿易的影響因素產業內貿易理論除了在理論上解釋和說明了貿易的一般基礎和原因外,還具體地研究了各不同類型國家之間以及不同產業之間的產業內貿易的原因。
1.不同國家之間產業內貿易的制約因素:第一,異質產品的生產能力。異質產品生產能力越強,兩國產業內貿易比重越高。第二,消費水平的層次和差距。消費水平越高,消費需求的差異性越大,異質產品需求就越旺盛。同時,各國之間的消費水平的差距越小,相互需求異質產品的強度就越大,兩國產業內貿易比重就越高。第三,影響國際貿易的其他因素。產業內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凡是影響國際貿易發展的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產業內貿易的發展。比如,兩國問貿易限制越少,產業內貿易比重越高;兩國間經濟距離越短,運輸成本越低,產業內貿易比重越高。
2.不同產業之間產業內貿易的制約因素:第一,產品的差異程度。產業內產品的差異程度越大,差異性所刺激的消費需求越旺盛,需求的價格彈性和交叉彈性也較低,產業內貿易比重就越高。第二,技術和工藝水平的高低及其差異性。工藝技術水平越高,而且所使用的工藝技術差異越大,生產異質產品的能力就越強,產業內貿易比重就越高。第三,依賴規模經濟發展的產業,其產業內貿易比重比其他產業高。第四,需求彈性較高的產品組的產業內貿易比重比其他產業高。第五,最終產品和零部件生產的場所相距遠的產業,其產業內貿易比重較其他產業高。
產品的同質性、異質性與產業內貿易
產業內貿易理論中所指的產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是生產投入要素相近,
二是產品在用途上可以相互替代。符合上述條件的產品可以分為兩類:同質產品和異質產品,也稱作相同產品或差異產品。
(1)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同質產品或相 同產品是指產品間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也就是說產品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彈性,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消費偏好完全一樣。這類產品的貿易形式,通常都屬于產業間貿易,但由于市場區位、市場時間等的不同,也會發生產業內貿易。
① 兩國邊境大宗產品的交叉型產業內貿易。 在礦石、鋼鐵、木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等大宗交易產品當中,運輸費用占據了總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
② 季節性貿易。有些產品的生產和市場需求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因此國家為了滿足國內需求矛盾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例如,歐洲一些國家之間為了相互解決用電高峰期而進行的電力“削峰填谷”的進出口。另外,一些果蔬的季節性進出口也屬于此類。
③ 大量的轉口貿易。轉口貿易中,轉口國的進口項目和出口項目中就出現了同類產品,在統計上構成了產業內貿易。
④ 相互傾銷。不同國家生產同樣產品的企業,為了占領更多的市場,有可能在競爭對手的市場上傾銷自己的產品,從而形成產業內貿易。
⑤ 政府的外貿政策。如果一個國家政府在對外貿易政策中實行出口退稅、進口優惠時,國內企業為了與進口商品競爭,就不得不以出口得到出口退稅,然后再進口以享受進口優惠,這樣一來就產生了產業內貿易。
⑥ 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intrafirm trade)也稱為公司內貿易,指的是在母公司與子公司或者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產生的國際貿易。由于統計上常常將零部件、中間產品以及加工產品都視為同樣的產品,因此,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
(2)異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差異產品又可以分成三種:水平差異產品、技術差異產品和垂直差異產品。
不同類型的差異產品引起的產業內貿易也不相同,分別為水平差異產業內貿易、技術差異產業內貿易和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
① 水平差異產業內貿易。水平差異是指由同類產品相同屬性的不同組合而產生的差異。煙草、服裝及化妝品等行業普遍存在著這類差異。
② 技術差異產業內貿易。技術差異是指由于技術水平提高所帶來的差異,也就是新產品的出現帶來的差異。從技術的產品角度看,是產品的生命周期導致了產業內貿易的產生。技術先進的國家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技術后進的國家則主要生產那些技術已經成熟的產品,因此,在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同類產品間產生了產業內貿易。
③ 垂直差異產業內貿易。垂直差異就是產品在質量上的差異。汽車行業中普遍地存在著這種差異。為了占領市場,人們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但是,一個國家的消費者不能全部追求昂貴的高質量產品,而是因個人收人的差異存在不同的消費者需要不同檔次的產品。為了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高收入水平的國家就有可能進口中低檔產品來滿足國內低收入階層的需求;同樣,中低收入水平的國家也可能進口高檔產品滿足國內高收入階層的需求,從而產生產業內貿易。
產業內貿易指數:是用來測度一個產業的產業內貿易程度的指數。這一指數的計算公式為:T=1XM/(X+M),式中:X和M分別表示某一特定產業或某一類商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并且對XM取絕對值。T的取值范圍為0到1。
產業內貿易理論的假設前提是:理論分析基本是從靜態出發進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市場,而以非完全競爭市場為前提(過去的貿易理論的前提大多為完全競爭市場);經濟中具有規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慮需求不相同與相同的情況。
從這些假設前提可以看出,產業內貿易理論的出發點與其他貿易理論是相當不同的。
(1)產品差異論
同類產品是那些消費上能夠互相替代、生產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它包括同質產品與差異產品。同質產品是指性質完全一致因而能夠完全相互替代的產品,如同樣的水果、磚等。這類商品在一般情況下大多屬于產業間貿易的對象,但由于市場區位不同,市場時間不同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產業內貿易現象。產品的差異性或差異產品是指從實物形態上看,產品的品質、性能、造型、設計、規格、商標及包裝等方面的差異。
① 同質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國際貿易中出現同質產品的買賣,往往來自如下原因:
第一,許多原材料(如黃沙、水泥等)單位價值低而運輸成本相對很高,消費者應該盡可能靠近原料供應地來獲得它們。所以一國可能同時進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例如,中國在東北出口水泥而在華南進口水泥便屬于這種情況。
第二,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香港)大量開展轉口貿易和再出口貿易,其許多進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變。這時同類產品將同時反映在轉口國的進口項目與出口項目中,便會形成統計上的產業內貿易。
第三,由于一些產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節性特點,一個國家會有時進口而有時出口這類商品。如歐洲一些國家之間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電力進出口。
第四,政府干預產生的價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傾銷,會使一國在進口的同時,為了占領其他國家的市場而出口同種產品,從而形成產業內貿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稅、進口優惠時,國內企業為了與進口貨物競爭,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稅,再進口以享受進口優惠,造成產業內貿易。
第五,出于經濟合作或特殊技術條件的需要,有些國家也進行某些同質產品的交易。如各國銀行業、保險業走出去引進來的情況。例如,中國吸引外國銀行在華投資,卻又在世界其他國家投資建立分行。
第六,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也會形成產業內貿易,因為同種商品的產品與中間產品和零部件大都歸入同組產品,因而形成產業內貿易。
這些同質產品貿易只要加入運輸成本等一類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學說加以說明。因此,差異產品貿易分析是產業內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
② 差異產品的產業內貿易
資料表明,大多數的產業內貿易發生在差異化產品之間。在制造業中,產業內貿易商品明顯偏高的是機械、藥品和運輸工具。屬于同一產品大類的差異化產品在現代經濟中有著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車產業,福特不同于本田、豐田或是雪佛蘭。因此,在用一大類的不同品種的產品之間,也會發生雙向的貿易流動。
國際產品差異性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基礎,這體現在產品的水平差異、技術差異和垂直差異等三方面:
①水平差異是指產品特征組合方式的差異。在一組產品中,所有的產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質性特征,即核心特征,這些特征不同的組合方式決定了產品的差異性,同差異內部一系列不同規格的產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異的存在。如煙草、香水、化妝品、服裝等。這類產品的產業內貿易大多與消費者偏好的差異有關。差異產品在牌號、規格、服務等特點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差異產品的這種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們對同類產品也產生了不同需求。在人們日益追求生活質量的時代里,在科技進步的作用下,廠商能夠提供的差異產品日益繁多,但一國國內廠商很難滿足國內消費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國消費者對外國產品的某種特色產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進口同類產品。
② 技術差異是指新產品出現帶來的差異,處于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同類產品(如不同檔次的家用電器)在不同類型國家進行生產,繼而進行進出口貿易,便會產生產業內貿易。我們在本章第一節講到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中提到美、歐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例子中,如果歐洲開始生產該新產品,與美國生產的該產品形成差異,那么在整個周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歐美之間的產業內貿易或是歐洲從美國進口同時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的貿易現象。
② 垂直差異是指產品質量方面的差異,為了占領市場,人們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而一個國家的消費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貴的高質量產品,因此,在出口高質量產品的同時往往也會從其他國家進口一些中低質量的同類產品,從而產生產業內貿易。在需求偏好相似論中,我們講到一國廠商會生產其國內具有代表性需求的產品,那么處于國外國內的需求結構兩端的產品就可能會通過進口來解決。
以上三類情況,都有著從供給看存在的規模經濟,從需求看存在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疊。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基于產品差異的產業內貿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競爭的基礎上的(傳統貿易理論一般都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的)。
(2)規模經濟論
大規模的生產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及通訊設施等良好環境,提高廠房、設備的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0世紀70年代,格雷和戴維斯等人對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進行了實證研究,從中發現,產業內貿易主要發生在要素稟賦相似的國家,產生的原因是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是因為,一方面,規模經濟導致了各國產業內專業化的產生,從而使得以產業內專業化為基礎的產業內貿易得以迅速發展;另一個方面,規模經濟和產品差異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正是由于規模經濟的作用,使得生產同類產品的眾多企業優勝劣汰,最后由一個或少數幾個大型廠家壟斷了某種產品的生產,這些企業逐漸成為出口商。
①內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一般情況下,內部規模經濟的實現依賴于一個產業或行業內的廠商自身規模的擴大赫產出的增加。一個國家享有規模經濟的優勢,它的成本就是隨著產量增加而減少,從而得到了生產的優勢。這樣它的產品在貿易活動中的競爭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據貿易優勢,取得貿易利益。具體來說,我們假設在參與國際貿易以前,壟斷競爭企業面對的只是國內的需求,需求量有限。參與國際貿易后,外國需求增加,從而總需求增加,企業的生產相應擴張。在短期內,需求的突然擴張使得企業的平均成本比產品價格下降得更快,形成超額利潤。超額利潤會吸引更多的國內企業進入該行業。新進入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對原有企業的產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使得市場對原有企業的需求下降,所以長期內超額利潤消失。不過,由于企業在貿易后面對更富有彈性的需求,使得其獲得了更低的長期平均成本,從而獲得了比較優勢,形成貿易發生的基礎??梢娨幠=洕仁琴Q易形成的基礎,同時貿易也推動規模經濟的實現。
在規模經濟較為重要的產業,國際貿易可以使消費者享受到比封閉經濟條件下更多種類的產品。因為規模經濟意味著在一國范圍內企業只能生產有限的產品種類,如果允許進口,則在國內市場上就可以購買到更多種類的產品,這也是福利增加的表現。
對于研究和開發費用等成本支出較大的產業來說,規模經濟更顯得重要;如果沒有國際貿易,這類產業就可能無法生存。研究和開發費用可以說是一種固定的成本費用,隨著產量的增加,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這種產品僅局限在國內市場上銷售,則由于產量有限,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就較高,因而平均成本較高,廠商難以實現規模經濟甚至無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開發費用。如果允許國際貿易,使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銷售,產量就會增加,廠商能夠實現規模經濟下的生產。
②外部規模經濟與國際貿易
外部規模經濟主要來源于行業內企業數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產業規模的擴大。外部規模經濟同樣會帶來該產業成本的降低。在外部規模經濟下,由外部經濟所帶來的成本優勢,能使國外成為商品出口國?;蛟S出口產業的建立是偶然性的,但一國一旦建立起大于別國的生產規模,國外就會獲得更多的成本優勢。這樣,即使其他國家更具有比較優勢,如果國外已先行將產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那么其他國家就不可能成為該產品的出口國。在外部規模經濟存在的情形下,貿易模式并不能根據比較優勢而加以確定,強烈的外部經濟會鞏固現有的貿易模式,可能導致一國被“鎖定”在某種以無比較優勢的專業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導致國外因國際貿易而遭受損失。
(3)需求偏好相似(或重疊)
瑞典經濟學家林德(S. B. Linder)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論。偏好相似理論主要從需求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的原因,認為產業內貿易是由需求偏好相似導致的?;居^點包括:國際貿易是國內貿易的延伸,在本國消費或投資生產的產品才能夠成為潛在的出口產品;兩個國家的消費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國的產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個國家的市場,因而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就越大。
(4)經濟發展水平是產業內貿易的重要制約因素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產業部門內差異產品的生產規模也就越大,產業部門內部分工就越發達,從而形成差異產品的供給市場。同時,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較高人均收入層上的消費者的需求會變得更加復雜、更加多樣化,呈現除對差異產品的強烈需求,從而形成差異產品的消費市場。當兩國之間收入水平趨于相等的過程中,兩個國家之間的需求結構也趨于接近,最終導致產業內貿易的發生。林德在其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論中就指出,貿易國之間收入水平和國內需求結構越相似,相互貿易的傾向就越強。
(一)產業內貿易理論的積極意義
產業內貿易理論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批判,其假定更符合實際。如果產業內貿易的利益能夠長期存在,說明自由競爭的市場是不存在的。因為其他廠商自由進入這一具有利益的行業將受到限制,因而不屬于完全競爭的市場,而是屬于不完全競爭的市場。另外,該理論不僅從供給方面進行了論述,而且從需求方面分析和論證了部分國際貿易現象產生的原因以及貿易格局的變化,說明了需求因素和供給因素一樣是制約國際貿易的重要因素,這實際上是將李嘉圖理論中貿易利益等于國家利益的隱含假設轉化為供給者與需求者均可受益的假設。這一理論還認為,規模經濟是當代經濟重要的內容,它是各國都在追求的利益,而且將規模經濟的利益作為產業內貿易利益的來源,這樣的分析較為符合實際。此外,這一理論還論證了國際貿易的心理收益,即不同需求偏好的滿足,同時又提出了產業間貿易與產業內貿易的概念,揭示了產業的國際分工和產業間國際分工的問題。
(二)產業內貿易理論的不足之處
同其他理論一樣,產業內貿易理論也有不足之處,它只能說明現實中的部分貿易現象。其不合理的地方有如下幾點:
1.雖然在政策建議上,該理論贊同動態化,但它使用的仍然是靜態分析的方法,這一點與傳統貿易理論是一樣的。它雖然看到了需求差別和需求的多樣化對國際貿易的靜態影響,但是,它沒有能夠看到需求偏好以及產品差別是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增長、價格變動而不斷發生變化的。
2.似乎只能解釋現實中的部分貿易現象而不能解釋全部的貿易現象。這是貿易理論的通病。
3.對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原因還應該從其他的角度予以說明。產業內貿易理論強調規模經濟利益和產品差別以及需求偏好的多樣化對于國際貿易的影響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有些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不存在規模收益遞增的規律,對于這些產業的國際貿易問題,產業內貿易理論先人無法解釋。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