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如何診斷業務問題?
診斷業務問題,是很多企業對數據分析師的基礎要求,也是數據分析驅動業務的三大基礎方法之一。在數據分析方法里,業務問題診斷,是典型的“一看就會,一做就錯”。
很多同學很苦惱:“為啥我做的問題分析,業務方不認可呢?”今天系統的解答一下。
01常見做法
業務診斷有標準的流程:
第一步:建立監控指標
第二步:樹立判斷標準
第三步:發現異常情況
第四步:細分問題來源
第五步:給出診斷建議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公司有4條銷售業務線,定了目標是月銷1個億,實際達成9500萬,不達標。四條線表現如下圖。則可以輕松看出,是A渠道出了問題(如下圖)。
如果銷售是線上銷售,還能進一步看到轉化流程,從而診斷出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下圖)。
于是,常見的診斷建議,就是:“發現A業務線出了問題,投放轉化率太低,建議搞高”。
常規的做法即是如此。問題是,相當多的同學這么干完,會得到一句:“你說的都是廢話!”的評論。感覺好冤枉。然而問題出在哪里呢?
02常見問題
常規做法的問題,來自于:就數論數,浮于表面。這么做,就好比病人去看醫生,醫生說:“你的體溫38度,建議搞低。”一樣。你是病人,你也會拍案而起:“我TM早知道我發燒了呀!到底咋辦呀!”。
單純地羅列數據,不是問題診斷,充其量算是問題發現。
業務方期待聽到的問題診斷,要指向一個:具體業務行動。還拿A公司舉例子,業務方期望聽到的,是如下診斷結果(如下圖)。
很多做數據的同學,看到這里會腦瓜子“嗡!”的一聲。這些東西太感性了,怎么和DAU、轉化率、活躍率、消費金額這些指標關聯起來呢?
03解題關鍵
用數據驅動業務,最怕業務方說:“你行你上呀,不行別BB”。特別是用數據提出問題的時候,業務方會本能地進行反擊。不是甩鍋給大環境、上下游部門,就是伸手要資源,要么就祭出終極殺器:“你說的我都知道,我干過了,不行,不信你來干”。如果業務方下決心跟數據分析抬杠的話,數據分析師是非常弱勢的,一定吵不贏。
因此在本質上,診斷問題,診斷的是業務方的心病。只有區分清楚誰真正愿意改進問題,才能對癥下藥。
區分的關鍵點,有四個:
1、是否真的清楚現狀
2、是否已經采取行動
3、是否已有行動計劃
4、是否打算申請資源
這四個關鍵點,能區分出業務方是否真想解決問題,以及業務方企圖解決問題的方向。
在診斷業務問題的時候,可以先考慮常見做法里的結果之后,再對這四個關鍵點逐一確認,逐步導出診斷結果。
▌第一步:區分是否真清楚現狀很有可能,業務方只知道整體情況不好,并不知道具體在哪個部分出了問題。并且業務方的本能反應,也是基于整體認知給的。因此先呈現常見做法的內容,讓業務方看清問題點。
如果業務方事先沒有看過細節,則可能在看到細節后有解決問題的想法。基礎的策略有2種(如下圖),數據分析師可以補上對應的參考數據,輔助判斷。到這一步,就完成了診斷。
也有可能,業務方已知曉細節,那就進入下一步。
▌第二步:區分是否已采取行動
注意,已采取行動但沒見效,和沒采取行動,完全是兩個狀態。如果業務方還沒有采取行動,就值得懷疑:“為啥明明看到問題,卻不行動???”
很有可能,業務方認為問題不重要,到時候就自然消失了。
很有可能,業務方已有安排,認為到時候能一舉扭轉乾坤。
此時,可以對歷史數據進行復盤,找類似場景,有復盤結論后,再針對當前情況下判斷(如下圖)。
這種情況尚且容易處理,因為業務方沒有計劃的時候,對其他人的提醒/建議不會很激烈反對,真正難處理的是:已采取行動但沒見效的場合。
此時,提給業務方的診斷結論,最好是他們從來沒聽過且非常有效的,不然鐵定被人按著頭懟:“你這說的都有啥用!老子剛試過了呀!”這時候下結論要特別小心。
▌第三步:區分是否有行動計劃
已采取行動未見效的時候,業務方的本能反應就是:要資源。打仗打不贏,要大號的炮彈,是很正常的思路。
但老板本能反應就是:再想想。一定是你的方法不對,不信我換李云龍上肯定能把山崎大隊打下來。
這種反差,使得直接申請資源的計劃常常被駁回。如果申請不到資源,業務部門還有可能選擇甩鍋,不管是誰的問題,反正不是我的問題就行。
此時對于數據分析師來說,問題異常復雜。如果數據分析師貿然表態,很有可能被劃入“敵對分子”的范疇,之后不管數據分析師再說什么,人家都會單純地為了反對而反對。所以這時切忌主動表態。而是提前把可能解決問題/甩鍋的選項分析清楚,最后交回給業務/老板評判。
常見的甩鍋選項,如:
1、甩鍋給外部環境:是否大環境真的變差,影響了所有業務線
2、甩鍋給上游部門:是否上游部門真的沒做好,所有下游都遭殃
3、帥鍋給用戶:是否真的某類型用戶口味變化,集體流失
常見的解決問題選項,如:
1、上次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本次是否已經用了
2、上次解決方法的投入力度,本次是否已經達到
3、其他業務線,是否有解決問題的類似方法
以上每一點,單獨拆出來都是一個專題分析,內容太多,這里不一一舉例了。但是想要幫助深陷困境的業務部門真正找到出路,是值得多花些精力的。
或者采用一種簡單的方法:標桿分析法。挑出可以復制的標桿,直接對著照抄。這樣省事很多。這也是為啥要先介紹標桿分析法,再介紹問題診斷的原因。有些業務部門就是懶得聽理論,他們喜歡說:“你直接告訴我誰做的好,我抄他就完了,奧力給!”
標桿分析法見:標桿分析法,90%數據分析師都忘了這一步
04小結
從本質上看,問題診斷之所難,難在兩端:
1、行業環境、業務能力、用戶口味、操作流程等等因素,都會導致業務上問題,但這些因素大多不能用數據量化,只能一個個細細立假設,做檢驗。
2、出現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怕擔責任,因此會本能地找借口、想當然、樹立場。然后純粹因為立場不同而相互攻擊,拒絕面對真相。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就是這個局面。此時,想要用數據描述問題,容易,樹個標桿就能看出差距。想用數據診斷問題,就得突破上邊層層險阻,爭取業務的支持和老板的理解,才能見效。這是從數據到落地的必經之路。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