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后,各種大促銷在即,數據分析師們又到了一年最辛苦,最悲催的時間段。然而,有多少無意義的加班,是因為業務部門不會提需求導致的。需求提得不合理,業務部門看了不解決問題,就會反反復復地再提需求。導致數據分析師們辛苦加班還不落好,背上一個:“分析沒深度啊!”的壞名聲。
進入9月后,各種大促銷在即,數據分析師們又到了一年最辛苦,最悲催的時間段。然而,有多少無意義的加班,是因為業務部門不會提需求導致的。需求提得不合理,業務部門看了不解決問題,就會反反復復地再提需求。導致數據分析師們辛苦加班還不落好,背上一個:“分析沒深度啊!”的壞名聲。
為了提高分析質量。我總結了數據分析師可以回答&不可以回答的問題。數據分析師們可以對癥下藥,在業務部門思路不清晰的時候,幫他們理清思路,找到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
業務部門的同學們自取學習,提升數據能力,能讓你的方案思路更清楚,減少返工機會。思路不清,被老板退回,反復改到V28-7F.3版,倒霉的還是業務部門自己。
簡單來說,數據分析師可以回答三類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會怎樣。
一、數據分析師可以回答:是什么
是什么:用數據指標描述某一時間段內的某個問題。這里有三個關鍵詞:數據指標、時間、問題。
第一個關鍵詞是數據指標。我們常提的,比如PV/UV,用戶數,活躍率,轉化率,留存率都是指標。討論問題如果不能具體到一個指標,就無法用數據量化分析。因此業務部門需要清晰地知道:到底有哪些指標可以用。
這里強烈建議數據分析師們把自己公司常用指標整理一份《業務常用數據字典》,方便業務方統一口徑,也方便業務方新人學習。盡量不要一個項目就新造一堆指標出來。公司內部統一口徑,才是可持續深入分析的基礎。
第二個關鍵詞是時間。業務方往往對時間不敏感,喜歡張口就來:“我們的用戶量是多少?活躍率是多少?”這時候數據分析師必須提示業務方,想清楚自己想看的數據的時間范圍。活躍率是看周活躍率還是月活躍率還是年活躍。
如果業務方自己想不清楚,就交代一下業務背景,讓數據分析師幫看看用哪個指標合適。不溝通清楚時間段,同一個指標反復取數,是導致數據分析師加班的重要原因!
第三個關鍵詞是問題。數據指標有可能能直接說明問題。比如性別指標,直接統計某個時間點上的性別指標,就能看出來用戶男女比例。有些情況下,需要多指標綜合判斷。
比如要判斷一個推廣渠道的質量。這里“質量”兩個字就可能是綜合指標。單純地看渠道帶來的收入可能不解決問題,至少還要看客戶檔次,看渠道成本,看ROI等等指標。有些情況下,還需要多指標對比做出判斷。比如業務方問:什么渠道質量高。這里“高”就是一個相對值,需要有一個明確高低的參照物。
遇到綜合指標&對比判斷指標,業務方需要先給判斷邏輯。畢竟業務方才是對業績直接負責的部門。到底什么指標對業務發展更重要,到底什么程度才算好/壞,業務方才是最終裁判。對業務開展有利是最終判斷準則。如果業務方暫時沒有清晰判斷,數據分析師可以協助先計算數據分布,提高業務方判斷效率。
二、數據分析師可以回答:為什么
為什么:用數據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數據分析僅僅是尋找原因的一種手段。因為目前的數據僅能記錄一小部分用戶行為狀態。很多重要的原因無法被記錄。因此,數據分析更適合定位問題。剖析問題找到原因,可能需要用戶訪談,渠道走訪,親自體驗,產品測試等多管其下。
數據分析師70%時間要花在基礎的數據處理、數據計算、報表制作上。相比之下,每天都在一線奮戰的業務方,反而有可能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有更直觀的感受。
因此,想精準的分析原因,最好的方式是業務方先提供業務假設:基于經驗,可能是在XX方面有問題。數據分析師通過數據進行驗證,質量就非常之高了。
三、數據分析師可以回答:會怎樣
會怎樣:用數據預測未來可能的情況。這里必須強調:不要高估所謂大數據、人工智能、科學算法的能力。數據分析師們預測未來的基本邏輯,是:過去的情況會重現,過去發生的邏輯未來也一樣。完全憑空飛出來的黑天鵝是無法預測的。
本質上看,未來業績是多少,是靠業務方做出來的,不是算出來的。如果業務方不努力干活,單靠算法、公式、模型、又能怎樣?
因此,高質量的預測,是建立在業務方準確地提供未來計劃之上。未來業務方將開展的計劃越精細,數據分析師們,就能越準確地衡量得失,判斷內外部因素影響。如果沒有計劃,數據分析師們,也只能假設現在的某些趨勢保持不變,簡單拍拍腦袋。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分析“我該怎么做”不屬于數據分析師職責
分析“我該怎么做”不屬于數據分析師職責
分析“我該怎么做”不屬于數據分析師職責
雖然也有分析兩個字,但是如何設計解決方案是業務部門的事。運營部門就該做活動方案,產品經理就該出產品方案,銷售部門就該想東西怎么賣。這才是業務部門的本職工作。
吵吵著:“你說我不行,你行你上啊”是玩忽職守的扯皮表現。如果連具體的業務方案都讓分析師來想了,分析師也干脆把業務部門的工資領了算了。
五、不靠譜的需求大多長這樣
一份合格的需求,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當方案還在策劃階段,最需要了目標客群歷史上的“是什么”,通過對過往經驗的回顧,尋找下一個方案的想法。有了初步的想法以后,可以測算“會怎樣”,為選擇方案提供數據支持。當方案落地成項目時,可考慮監控當前的“是什么”,監督項目進度。當項目完成后,可再分析“為什么”,總結成功失敗原因。
業務方提需求的時候,最忌諱眉毛胡子一把抓。腦中一堆問題沒頭緒,就一股腦傾瀉給數據部門。嘴里講的是看一個XX指標歷史數據,心理想的是:“我靠,未來這個指標不會下滑吧”。嘴里講的是看兩個AB指標的走勢,心理想的是:“肯定是B影響了A”。如果數據結果和想象不一樣,就懷疑是數據問題,又提一堆亂七八糟的新需求。
往往取數的邏輯越來越復雜,到最后都已經不記得最初想解決什么問題。親,想做預測就直接做預測,想分析原因就直接找原因,不用這么彎彎繞繞。在如何看數據上,數據分析師們有更豐富的經驗,和他們充分討論,出品質量更高哦。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不會問:“是什么”。取數分不清指標,分不清時間狀態。平時沒有養成嚴謹的數據習慣,隨口說:“我們的用戶有1000萬”“消費1000以上”“大部分是男性”之類的話說得太多。導致看似有數據意識,實則認識不清。
利用數據思路混亂,輸出結果不嚴謹,導致反反復復取數、核對數據,消耗了大量時間。當然,業務部門沒必要做到專業級的嚴謹,這里必須靠數據分析師來把關,協助大家提高分析質量。
六、高質量的需求可以這么提
不直接問“我要做什么”,不代表數據分析師不能支持到方案選擇。實際上,合理的提問,可以有效獲取參考數據,啟發思路,提升方案質量。比如把“分析一下我該怎么干”換成以下問題,就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第一:可以來問是什么。比如:“我們近2年來采用的,類似XX形式的促銷,ROI表現如何?響應率如何?響應的客群是什么人?我們去年在國慶投放的廣告,轉化率如何?在沒有做促銷的情況下,去年的同期業績是多少?我們截止到上個月最新的高端客戶的特征是什么?他們喜歡哪些類產品?他們的購買周期怎樣?”
掌握具體情況越豐富,細節越詳細,越可以幫助業務方看清楚哪些方法好用,哪些方法不好用;掌握的目標用戶行為越多,越可以幫助業務方把握目標群體的特點,從而更好地思考哪些方案可行。這里可能就是基礎的數據分析結果呈現與用戶畫像展示,但對啟發思維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二:可以來問為什么。比如:“什么上個月的活動投入力度那么大但是響應率不高?是因為宣傳沒有到位還是投放的券力度太小?從環節上看,是訪問率跌了還是轉化率跌了?類似力度的活動,比如去年XX活動轉化率多少?”
找原因的時候,有具體的假設,就能幫數據分析師快速鎖定目標。數據分析師們,可以提供豐富的數據來多角度論證問題。畢竟去偽存真,去偽的難度更低。
第三:可以來問會怎樣。比如:“我已經計劃好了,采取買二贈一的模式,在X月X號-X月X號進行,針對所有用戶開展活動。請幫忙測算一下到時會有多少人參與?到時會不會出現庫存不足?如果參與人不足,在什么時候再投放一次廣告能彌補問題?”
有了具體的方案以后,數據分析師們就可以為業務量身定制測算方案。可以很細致的結合具體的活動形式、活動時間、活動群體,來考慮競爭對手的影響,考慮季節性波動與參與率。從而相對精確的給到測算意見,為業務部門行動提供有力的支持。
當然,一個業務技術雙精通的數據分析師,是可以提業務方搞掂上邊所有問題的,不依賴業務方的判斷,因為他自己就是個業務高手,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業務能力。但這種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部分數據分析師還是70%時間處理數據的技術男。
為了提高效率,請珍惜數據分析師的時間,讓他們把智力投入到更有價值的為什么,會怎樣的分析上,而不是反反復復的當人肉報表機提數據,那樣分析的結論不深入,既浪費分析師的人力,又耽誤業務部門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