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中國最重要的科技公司華為(Huawei)之間最新的沖突,可能已讓整個世界陷入了一場科技冷戰。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與中國最重要的科技公司華為(Huawei)之間最新的沖突,可能已讓整個世界陷入了一場科技冷戰。
限制華為向依賴美國技術的供應商采購的舉措,很可能束縛住華為的手腳,這家公司的目標是成為5G移動通信時代的關鍵全球供應商。
中國對境內信息的控制——通過限制本國民眾訪問全球互聯網——早已令其置身于一個與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隔離的數字世界。如今,通過斷供華為,美國采取了有幾乎要與中國徹底科技脫鉤之勢的報復措施。
但是,若結果證明這是華盛頓孤立其經濟和政治對手的一個決定性時刻,那么此舉已經在全球科技行業引發了不安反應——業界發現,在一場看上去對業務極為不利的沖突中,自己居然處在前線。
在上周對白宮幾乎毫不掩飾的抨擊中,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呼吁美國政府,在國家安全方面的行事要采取“不損害美國半導體產業全球競爭能力的方式”,并補充稱,政府需要保護美國“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以及下一代通信等關鍵領域的領導地位”。
還有人擔心,限制中國進入全球科技市場將開啟一個更加危險的經濟時代。一位中國科技企業高管表示:“如果美國訴諸在冷戰時期對待蘇聯的方式,就大錯特錯了。”試圖將一個擁有13萬億美元經濟體量和13億人口的國家拒之門外,“將給全球經濟和安全體系帶來更多風險”。
與此同時,對于自己能否打一場成功的經濟戰,白宮面臨嚴重的信心不足。一位資深美國政策制定者表示,許多企業高管支持圍繞中國的科技戰略向其發起挑戰。但他補充稱:“我們中很多人都不相信本屆政府擁有做到這一點的遠見卓識、高明手腕或判斷力。”
特朗普政府決意將對華為的打擊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而打擊這家電信設備公司帶來的余波,已經迅速波及中美兩國以外的供應鏈,進一步加深了兩國貿易戰所撕開的裂痕。
銷售含有至少25%美國成分的產品的非美國公司也要受制于新規定。日本電子集團松下(Panasonic)已停止向華為供應某些部件,英國芯片公司ARM已停止授權華為使用其設計。
在臺灣等關鍵地區,全球科技產業的重組趨勢已是顯而易見。從筆記本電腦、數據中心到智能手機各種領域應用的零部件,大部分是由臺灣企業制造和組裝的。幾十年來,它們建立了將美國專利和設計與中國勞動力連接起來、服務全球市場的網絡。
如今,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改變。最近幾個月,廣達電腦(Quanta)、緯創(Wistron)等臺灣大型服務器制造商已將生產線遷出中國大陸,以回應谷歌(Google)、Facebook等客戶關于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服務器可能被做手腳的擔憂。臺北一位高級官員表示,美中沖突是“一個巨大機遇,長遠來看,我們完全有條件從中受益。但短期內會有很多痛苦。”
在與北京方面對抗時,特朗普表現出更關心貿易和經濟競爭問題,而非國家安全。但在政府內的對華鷹派看來,遏制華為是華盛頓在爭奪科技霸主地位的長期競爭中的關鍵一步。此舉還代表著特朗普與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白宮助手之間的一種“權宜聯盟”,出于貿易理由,制造業顧問納瓦羅希望推動美國技術與中國更深度脫鉤。
兩名知情人士表示,在美國談判代表指責中國在貿易協議上出爾反爾后,特朗普總統決定簽署針對華為的行政令。在白宮一次倉促召集的會議上,特朗普說,他希望給華為以沉重打擊,為貿易談判創造籌碼。他還下令商務部將華為列入所謂的實體清單,使美國企業更難向這家中國集團提供硬件和軟件。
這一決定使總統與政府內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的鷹派站到了一條線上,但是,一旦他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他是否會繼續對華為——以及其他可能受到上述行政令打擊的中國公司——保持強硬立場就不得而知了。
國家安全咨詢公司Beacon Global Strategies執行合伙人邁克爾?艾倫(Michael Allen)表示:“對華為長期以來的擔憂,盡管理所應當,但無疑搭了美中貿易談判這個更大平臺的便車。一場以前發生在擁擠的國安圈子里的辯論——關于中國是否能監聽美國通訊——如今成為了特朗普的‘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論的一部分。”
如果說白宮邁向科技冷戰的步伐是斷斷續續的,特朗普自己的目標也不完全清晰,那么美國至少是從一個相當具有優勢的地位發起這場冷戰的。雖然中國近來在先進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不少成功,但要實現自給自足,中國科技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里昂證券(CLSA)的投資分析師侯明孝(Sebastian Hou)估計,占全球半導體消費量8%至9%的華為自己僅生產大約30%-35%的芯片(不包括內存)。該公司相信它可以加快提高自給率,使之達到90%。侯明孝估計這將適用于100%的智能手機和約80%的電信基礎設施設備。
但是,如果無法獲得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美國軟件,華為將很難為其設備找到買家。
谷歌(Google)上周決定停止將其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出售給華為用于新手機,這在中國掀不起大浪,華為應該能夠說服國內買家切換到其在開發的操作系統。但是國際市場上的客戶會更執著于安卓系統。獨立分析師理查德?溫莎(Richard Windsor)估計,它將失去這部分銷售,大約是其去年出貨的2億部智能手機的一半。
中國公司很清楚自身的軟肋。騰訊(Tencent)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Pony Ma)上周二在該公司舉辦的全球數字生態大會(Global Digital Ecosystem Summit)上發表講話說:“如果我們不繼續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上下苦功,我們的數字經濟就是在沙堆上起高樓,難以為繼,更談不上新舊動能轉化或者助力高質量發展。”
雖然美國看起來處于優勢,但科技冷戰仍可能對其自身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由于緊張局勢加劇,北京感到更有必要推動技術自力更生。
對于許多美國政策制定者來說,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一位美國官員表示:“如果美國和中國的科技產業在一定程度上脫鉤,我們就會好起來。”
北京有報復的余地,其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阻止外商進入其市場——高盛分析師估計此舉可能會使蘋果(Apple)的每股收益減少近30%——使并購交易延遲或者拋售美國國債。
中國制造商在電子產品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也使中國處于一種有利地位,可以擾亂外部經濟活動。中國商務部官員高峰上周四警告稱,美國的做法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這會讓美國科技行業對本國政府更加不滿。一位美國科技行業人士表示:“(特朗普)低估了我們現在相互聯系的緊密程度。”
向華為出售產品的美國科技公司本來已經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被加征關稅感到不滿,如今還要被迫放棄一個重要的全球客戶。半導體行業的反響最為強烈。對下半年需求反彈的希望推動了芯片股主要指數在2019年前4個月上漲了50%。它在過去4周回落了近20%。
特朗普上周四努力讓措辭聽起來較為溫和,暗示可能仍有辦法讓華為重新成為更廣泛的貿易協議的一部分。只是他同時堅稱,華為“從安全的角度來看非常危險”,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話有點自相矛盾。
即使特朗普好不容易實現了他當初發起這場貿易戰的目的,也無助于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多數美國科技公司高管聽起來甘愿維持現狀,而不是尋求讓北京做出開放市場或結束互聯網封鎖的重大讓步。對中國來說,華為事件強化了一個重要的教訓:科技領域的安全只能來自于自力更生。白宮也許是朝著一場將持續多年的科技冷戰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